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全卷每日一练175
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预计在2017年1-2月份启动报名工作,笔试在3月。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网为考生提供行测全卷每日练习,帮助考生提高。更多相关知识可结合2017年江苏公务员考试用书备考。
第一部分 常识判断
1.在汉字的形体演变过程中,位于小篆和楷书之间的字体是( ).
A.金文 B.大篆
C.隶书 D.草书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2.江南水乡总是惹人________。我们看多了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却不知秀丽的景色在脚下的水中更有一番________ 之美。青瓦、白墙、乌枝桠,再加上点点人影缠绵其中,南国的水仿佛融化了所有的美好。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神往 含蓄 B.遐想 潋滟
C.萦怀 委婉 D.遐思 朦胧
第三部分 数量关系
3.甲、乙、丙三人在同一直线行走,某时刻甲在前,乙在中,丙在后,且他们之间的距离相等。丙走了10分钟追上了乙,乙走了15分钟追上了甲,问丙在追上乙几分钟后追上甲?( )
A.12 B.2 C.15 D.5
第四部分 判断推理
4.近因效应是指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称为新颖效应。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不涉及近因效应的是( )。
A.小明每想起多年不见的朋友,眼前就浮现出火车站送别时的情景
B.李奶奶收养流浪猫多年,上周电视台的采访让人们对她的善行大为称赞
C.小李工作不积极,最近他因见义勇为受到媒体和上级的表扬,大家都对他另眼相看
D.小强经常帮助丽丽,可最近总是让丽丽生气,因此丽丽觉得小强过去对她好是有企图的
第五部分 图形推理
5.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⑥,③④⑤ B.①③⑥,②④⑤
C.①②⑤,③④⑥ D.①③⑤,②④⑥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参考答案及解析】
1.C[解析]隶书:由于使用这种字体的人多是一些徒隶(经办文书的小官),所以这种字体被称为隶书。隶书产生于秦代,通行于汉代,所以有秦隶和汉隶之分。隶书的笔画比小篆简单,且由曲变直,有了横、竖、撇、捺、点等比较定型的笔画。隶书的字形由圆变方,已接近现在的楷书。小篆是秦朝通行的字体;楷书是汉代末年出现的新字体,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通行。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是:甲骨文一金文一小篆一隶书一楷书一行书。因此,位于小篆和楷书之间的字体是隶书。
2.D[解析]第一空,“神往”指心里向往。通常用“令人神往”,不用“惹人神往”,故首先排除A项。“萦怀”指牵挂在心上。根据词义可知,“萦怀”用在此处也不合适,故排除C项。再看第二空,“潋滟”指水波荡漾的样子。“朦胧”有两种意思,一是指词语含有多层不确定的意义;二是指一种关学境界上的朦胧。由文意可知,江南秀丽的景色倒映在水中应该呈现的是一种“朦胧之美”,故排除B项。本题正确答案为D。
3.B[解析]设甲、乙、丙三人的速度分别为a、b、c;他们之间的距离为s;丙x分钟追上甲。由题意可得
(c-b)×10=s ①
(b-a)×15=s ②
(c-a)×x=2s ③
由①②可得c=(5b-3a)/2, ④
将④代入①③可得x=12,所以丙在追上乙12-10=2(分)后追上甲,故本题答案为B。
4.B[解析]近因效应是人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A、C、D项均涉及了近因效应,而B项中没有“最近、最新的认识掩盖以往的评价”。故本题答案为B。
5.C[解析]①中,两个三角形交叉部分仍为三角形;②中,两个矩形交叉部分仍为矩形。⑤中,两个菱形交叉部分仍为菱形。因此①②⑤为一组。③④⑥中各图形交叉部分都为另一类新图形,因此③④⑥为一组。故本题答案为C。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江苏省公务员考试:行测每日练习汇总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江苏省公务员考试:行测每日练习汇总
点击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