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报名相关 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江苏公务员考试网 >> 时政要闻 >> 每日练习

2022江苏省考行测题库精选720题(133-135)

发布:2021-04-02 09:31:49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江苏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实行分级分类考试,考试类别分为A、B、C三类,考试科目均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所有报考人员均需参加。近五年江苏省考整体题量没变化,A/B卷为135题,C卷为130题。自2019年江苏省考调整了言语理解和表达以及数量关系的题量后,近三年整体题量分布一直很稳定。江苏省考紧贴时事热点、体现本省特色,题型创新,考试难度逐年增加。

2017-2021年江苏省考行测题型题量统计表
题型 2021 2020 2019年 2018 2017
A/B卷 C A/B C A/B C A/B C A/B C
言语理解与表达 30 30 30 30 30 30 35 35 35 35
数量关系 20 20 20 20 20 20 15 15 15 15
判断推理 50 45 50 45 50 45 50 45 45 40
资料分析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常识判断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20 20
总题量 135 130 135 130 135 130 135 130 135 130

  江苏省考行测旨在考查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思考、推理、解题能力。《行测》考试时间只有两个小时,考生要完成5个模块130~135道题,平均每道题的解题时间不到1分钟,这给考生造成了不小的压力。考生想要在行测上拿到高分,秘诀在于掌握高效解题方法,形成快速解题思路。在答题时提高速度,拔高正确率。备考时一方面要掌握解题技巧,另一方面要多加练习,考试不指定用书,考生可选择2022年江苏公务员考试教程(点击订购)复习,江苏公务员考试网在此提供每日一练,帮助考生提高。

\

  接下来完成1-3题!   

  1.关于古代服饰文化,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上衣下裳是汉服最基本的式样
  B.“同袍同泽”中的“袍”为外衣,“泽”为内衣
  C.旗装和马褂是壮族最具代表性的服装
  D.“披发左衽”中“左衽”指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
 
  2.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和”的理念。下列语出《尚书》的是(   )。
  A.“和为贵”
  B.“和而不同”
  C.“协和万邦”
  D.“兼爱非攻”
 
  3.汉字产生的标志是殷商后期所形成的初步定型的甲骨文,其后经过了六千多年的演变,形成了我们今天的文字。下列汉字演变过程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隶书、小篆、楷书、行书
  B.小篆、隶书、行书、楷书
  C.隶书、小篆、行书、楷书
  D.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参考与解析
 
  1.答案: C
  解析:A项表述正确。上穿衣下穿裳,裳即是裙。上衣下裳是中国最早的服装形制之一,也是汉服最基本的式样。
  B项表述正确。袍是长衣服的通称,泽指内衣。“同袍同泽”原形容士兵互相友爱,同仇敌忾,后比喻共事的关系(多指军人),也指有交情的友人。
  C项表述错误。满族服饰特点包括男子穿带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女子穿长及脚面的旗装,或外罩坎肩等。故旗装、马褂是满族最具代表性的服装。
  D项表述正确。古代中原汉族服装衣襟向右,以“右衽”谓华夏风习。“左衽”一般指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故本题选C。
 
  2.答案: C
  解析:A项出自《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B项岀自《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D项出自《墨子》。“协和万邦”出自《尚书》。故本题选C。
 
  3.答案: D
  解析:汉字经历了6000多年的发展过程,其形体演变是从甲骨文、金文变为小篆,再变为隶书、楷书、行书,其总的趋势是从繁到简。故本题选D。
 
 
 
 题没刷够?
\
 

点击分享此信息: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CopyRight 2023 http://www.jss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5022290号-13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