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报名相关 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江苏公务员考试网 >> 时政要闻 >> 每日练习

2022江苏省考行测题库精选720题(157-159)

发布:2021-04-12 09:08:00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江苏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实行分级分类考试,考试类别分为A、B、C三类,考试科目均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所有报考人员均需参加。近五年江苏省考整体题量没变化,A/B卷为135题,C卷为130题。自2019年江苏省考调整了言语理解和表达以及数量关系的题量后,近三年整体题量分布一直很稳定。江苏省考紧贴时事热点、体现本省特色,题型创新,考试难度逐年增加。

2017-2021年江苏省考行测题型题量统计表
题型 2021 2020 2019年 2018 2017
A/B卷 C A/B C A/B C A/B C A/B C
言语理解与表达 30 30 30 30 30 30 35 35 35 35
数量关系 20 20 20 20 20 20 15 15 15 15
判断推理 50 45 50 45 50 45 50 45 45 40
资料分析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常识判断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20 20
总题量 135 130 135 130 135 130 135 130 135 130

  江苏省考行测旨在考查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思考、推理、解题能力。《行测》考试时间只有两个小时,考生要完成5个模块130~135道题,平均每道题的解题时间不到1分钟,这给考生造成了不小的压力。考生想要在行测上拿到高分,秘诀在于掌握高效解题方法,形成快速解题思路。在答题时提高速度,拔高正确率。备考时一方面要掌握解题技巧,另一方面要多加练习,考试不指定用书,考生可选择2022年江苏公务员考试教程(点击订购)复习,江苏公务员考试网在此提供每日一练,帮助考生提高。

\

  接下来完成1-3题!   
 
  1.某案的两名凶手在以下五人中,经过公安部门的侦查后得知:
  ①只有甲是凶手,乙才是凶手
  ②只要丁不是凶手,丙就不是凶手
  ③或乙是凶手,或丙是凶手
  ④丁没有戊为帮凶,就不会作案
  ⑤戊没有作案时间
  这件案件中的凶手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 丁和戊
  D.丙和丁
 
  2.通过电视、音乐、录像、电影,尤其是十年来迅速普及的互联网,美国和欧洲制作的娱乐节目在中国青年的文化生活中占据了日益重要的位置。另外,日本和韩国等亚洲国家的网络游戏和电视剧在中国青年中越来越有市场。文化的娱乐化和现代传媒的扩展导致出现全球消费主义,中国也不例外。可见(   )。
  A.消费已成为当代青少年自我表达与认同的主要方式
  B.中国青年的文化生活越来越贫乏
  C.全球化对中国青年的文化和消费造成了重大影响
  D.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
 
  3.张教授是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委员会委员,所以网上批评他学术不端行为的帖子不可能是真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上述推断才是必然可靠的?(  )
  A.该委员会的委员在人选之前都经过严格审查
  B.网络上的言论是不可靠的,且批评的帖子没有署真名
  C.该委员会的委员从来没有人被指责有学术不端行为
  D.凡是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委员会的委员都不会有学术不端行为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 A
  解析: 根据⑤戊没有作案时间,戊不是凶手;根据④,丁不是凶手; 根据②只要丁不是凶手,丙就不是凶手,丙不是凶手;由③乙或者丙是凶手,凶手是乙;根据①,甲是凶手。因此凶手是乙和甲。答案选A。
 
  2.答案: C
  解析:第一步:抓住题干主要信息
  题干主要信息是文化和消费的全球化。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题干主要说的是文化的娱乐化和现代传媒的扩展导致出现全球消费主义,强调的是全球消费,没有提到与当代青少年自我表达与认同的主要方式有关的信息,A错误;B项题干说的是中国青年的文化和消费趋于全球化,不是文化生活的贫乏,B错误;C项题干说的是中国青年的文化和消费趋于全球化,即全球化对中国青年的文化和消费造成了重大影响,C项正确;D项题干没有提到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
 
  3.答案: D
  解析:第一步:分析题干信息
  条件:张教授与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委员会委员的关系,
  结论:张教授与不会有学术不端行为的关系。
  第二步:根据三段论特点得到以下步骤,直接得出结论
  1在条件和结论不同的对象间搭桥,即在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委员会委员与不会有学术不端行为间搭桥;
  2搭桥的方向:由条件的对象指向结论的对象,即由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委员会委员推出不会有学术不端行为;
  3该表达必须是充分的表达,即所有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委员会委员都不会有学术不端行为。
  第三步:分析选项得出答案
  通过分析,D中说法正是第二步的结论,故正确答案为D。
 
 
 题没刷够?
\
 
 

点击分享此信息: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CopyRight 2023 http://www.jss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5022290号-13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