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公务员行测精选题库999(91-93)
江苏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实行分级分类考试,考试类别分为A、B、C三类,考试科目均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所有报考人员均需参加。近五年江苏省考整体题量没变化,A/B卷为135题,C卷为130题。自2019年江苏省考调整了言语理解和表达以及数量关系的题量后,近三年整体题量分布一直很稳定。江苏省考紧贴时事热点、体现本省特色,题型创新,考试难度逐年增加。

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行测旨在考查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思考、推理、解题能力,在两个小时内完成5个模块130~135道题,平均每道题解题时间不到1分钟,这给考生造成了不小的压力。想要在行测上拿到高分,秘诀在于掌握高效解题方法,形成快速解题思路。在答题时提高速度,拔高正确率。备考时一方面要掌握解题技巧,另一方面要多加练习,考试不指定用书,考生可选择2024年江苏公务员考试用书(点击订购)复习,江苏公务员考试网在此提供每日一练,帮助考生提高。
接下来完成1-3题!
1.实现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下列选项对其关系阐述正确的是:
A.绿色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本质要求
B.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内在要求,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C.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重要体现,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一动力
D.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具有内置联系的集合体,贯穿于“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环节
2.下列关于地理位置的描述与城市之间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北通汝洛,西带秦蜀,南遮湖广,东瞰吴越——襄阳
B.东压江淮,西挟关陇,北通幽燕,南系荆襄——南京
C.南抚百越,北望中州,据五岭之要会,扼赣闽粤湘之要冲——赣州
D.居浙右之上游,控鄱阳之肘腋,制闽越之喉吭,通宣歙之声势——衢州
3.关于气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夏季南北温差不大的主要原因是太阳高度角相差不大
B.秦岭—淮河一线是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C.我国气候的突出表现是季风气候显著
D.我国气候类型的多样性使得我国的动植物种类特别丰富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参考与解析:
1.答案:D
解析:
实现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具有内置联系的集合体,贯穿于“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环节。故本题答案为D。
2.答案:B
解析:
该题属于对各地的地理人文历史知识的综合考查。一方面考查地理知识,另一方面考查历史知识。就该题而言,更侧重于历史知识的考察。“东压江淮,西挟关陇,北通幽燕,南系荆襄”,指的是洛阳;同时洛阳,人称“八方辐辏”、“九州腹地”、“十省通衢”。所以在历史上,洛阳为兵家必争之地。其他选项为正确说法。故该题选B。
3.答案:A
解析: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我国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B项说法正确;我国地处亚欧大陆东岸,是典型的季风季候区,C项说法正确;我国幅员辽阔,气候类型多样,为多种动植物生存提供了条件,D项说法正确。我国夏季南北温差相差不大的主要原因是夏季北方白昼时间长于南方,每天接受的太阳辐射量相差不大,南方太阳高度角依然高于北方,A项说法不正确。故本题答案选A。